融慧金科发布《数字经济下模型风险管理最佳实践白皮书》

发布时间:2022-03-31

近日,2022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九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政府监管、国内外著名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和金融科技领域等近50位专家学者,聚焦国内外科技创新前沿和热点问题,共同探讨金融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会上,融慧咨询携手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共同发布《数字经济下模型风险管理最佳实践白皮书》(下称白皮书)。

4

近年来,我国金融数字化转型创新迅猛发展。但随着大数据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类模型数量越来越多,算法越来越复杂,隐藏在模型设计构建和应用中的风险也受到金融监管和行业的高度重视。《白皮书》在深入梳理国内外模型风险监管历史的背景下,全面阐述了数字经济下模型风险对金融机构的具体意义与深远影响,系统总结了模型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新模式、新经验,并指出了金融机构建设模型风险管理体系面临的三大挑战及应对思路。

1. 模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白皮书》指出,在金融机构利用风控模型来提高决策效率、评估控制风险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一个重点,即“使用模型”这一行为本身就会带来风险——模型风险。模型缺陷、模型误用,都可能带来极大的负面后果,在市场出现混乱或危机来临时最需要对风险进行精准预测与衡量;同时,与传统模型相比,大数据风控模型更容易受到模型风险的侵害,对其失败的模型风险管理也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

6

以著名的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为例,导致该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被认为使用了错误的信用评级模型;还有2012年摩根大通由于在模型风险管理体系上的重大疏漏造成了高达近60亿美元损失。由此可见,模型风险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不仅包括决策偏差和业务损失,还有监管的处罚、声誉的损害等。

鉴于以往历史教训,各国全面加强对于模型风险管理的监管力度,逐步发展成为行业标杆性监管文件。从国内情况来看,随着金融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模型风险管理也引起我国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要求。《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暂行办法》的发布无疑为金融机构未来业务的健康发展设定了基调,建立一套成熟的模型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国内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必经之路。

2. 模型风险管理的三大核心价值

满足监管合规只是基本目标,一个成熟的模型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带来的价值是巨大的。《白皮书》显示,成熟的模型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在业务收益、资本质量、管理成本方面为金融机构带来更多的价值。

一是业务收益提升。模型风险管理体系的搭建能够带来专业且标准的模型风险管理活动,保证金融机构的整体模型质量都处于最高水平。而高水平的模型质量和高效的模型风险识别与管理,则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有效避免潜在的风险损失,从而提升整体的业务收益。

二是资本质量提升。金融机构在越来越多的模型资产需要被管理,对模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投资力度也呈现指数型上升趋势。资本质量的提升来源于不必要的资本准备金的减少、更好的资本利用和有优先级的管理原则。

三是在众多金融机构中,模型往往是复杂且数量庞大的,如果没有标准化流程与自动化工具的帮助,模型的管理就往往分散而不成体系。成熟的模型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帮助金融机构统一地管理海量模型的开发、验证、监管等流程,从而有效降低模型的管理成本。

就事实而言,为获取模型的最高价值,学习业内先进的模型风险管理经验成为众多金融机构实现模型风险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3. 模型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

基于多年服务国际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的模型风险管理专业实践,融慧金科积极探索了行业中建立成熟模型风险管理体系的实现路径。结果指出,在通过建立成熟的模型风险管理体系来获取更高的模型价值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两个阶段的进化:建立核心的管理框架、部署自动化系统工具。这两个阶段的进化不仅逐步贯彻落实了为模型带来客观的回顾与审查、有效的质疑与考验这一宗旨,更逐步实现了一个成熟的模型风险管理体系所能带来的巨大价值。

7

(1)建立核心的管理框架

以模型影响力等级为例,模型影响力等级的设立是模型风险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模型开发人员应遵循金融机构对模型影响力统一的定量定性标准和模型风险偏好,结合如监管要求、模型重要度、模型用途等实际因素,评定模型的影响力等级。

8

模型影响力评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模型风险管理流程中模型开发、验证和监控的强度以及资源分配。高影响力的模型更有可能被安排最优先、最全面的验证,例如被系统性地复制重现、执行周期性的验证计划等;在全面验证的同时,高影响力模型也会获得较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支持和较严格的监管控制措施,包括较长的验证周期,或较高频率的审查。

再从模型生命周期管理来看,模型从最初被提出需求到最终退出使用的整个过程,包括了九个阶段,对应不同的模型风险管理活动。

9

除以上九个生命周期阶段外,模型迭代环节的设立完成了模型生命周期的完整循环。在确认有模型调整或优化需求时,模型所有者应当进行模型迭代,重启模型的生命周期,包括新的模型开发、模型验证等环节。作为模型生命周期中最特殊的一环,模型迭代为模型健康的可持续性带来了有力保证。

《白皮书》还提到所有的模型风险管理活动都应在模型风险管理政策中有清晰的规定与说明,并且每项活动产出的结果都应当依据政策配备相应的文件记录。各项政策的细致程度取决于风险管理活动的复杂程度,需要保证充分的清晰和完整,确保相关人员能够从中得到并完全理解所有必要的信息。

10

(2)部署自动化系统工具

当模型风险管理的政策标准被建立后,一套涵盖模型风险管理各个模块的自动化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是能够将其快速全面推广的有力工具。《白皮书》认为,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模型风险监控平台和模型资产管理平台是数字经济下建立模型风险管理系统的三大重要支柱。

11

通过结合金融机构对模型风险的偏好,和系统化工具对企业整体模型风险的把控,高层决策者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模型的局限性和结果的多样性,从而更全面地考虑模型的设计与应用,更加合理地分配资源,最终有效缓解模型风险带来的整体影响。

4. 建立模型风险管理体系的三大挑战及应对思路

在新的监管形势下,围绕建立成熟模型风险管理体系的成本、效率和效果成为国内金融机构亟需权衡的问题。

比如在成本方面,金融机构需要有足够的人力来完成复杂且庞大的模型风险管理体系的搭建、政策的实施、人员的培训和整体的监督,这不仅要求这些专家人才具备与模型相关的技术作为支撑,他们还要拥有模型风险管理的成熟理念和实践经验。若要在短时间内寻找或培养这些复合型人才,金融机构将会面临较高的成本。

在效率方面,每个金融机构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比如风险偏好、业务侧重、模型覆盖程度、整体管理框架等,没有一个通用的最佳模型风险管理解决方案能够完美适配形态各异的金融机构。那么金融机构在建立自身模型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将要投入很大的试错成本,去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情况的模型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时,往往会承担较重的经济压力和内外部质疑,模型风险管理的时效性也会大打折扣。

在效果方面,模型风险管理的目标是要对外保证监管合规,对内防范模型风险,令模型切实服务于实际业务,然而这一效果的实现对于个体金融机构而言往往来之不易。模型风险的有效防范离不开对其系统性的管理,但分散且低效的模型风险管理普遍存在;若没有自动化系统工具的帮助,模型风险不仅会阻害模型服务实际业务,还可能使模型成为业务发展的负担。

《白皮书》指出,金融机构若仅凭借自身能力来建设体系化的模型风险管理,往往面临成本高,耗时久,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当自建的成本最高,效果却不一定最好时,如果能够获得外部力量的输入,在成本可控的同时高效地搭建模型风险管理体系,并配以先进实用的经验指导,根据金融机构自身的情况多快好省地制定出高度适配的模型风险管理解决方案,这将为金融机构兼顾模型风险管理的成本、效率、效果,取得三方之间的最佳平衡,带来机会和可能。

如想获取完整版白皮书,可联系融慧金科(VX-ronghuijinke)获取。

分享:
微信咨询
申请试用